今年第一次收到的面試通知,還是在幾個月前。部門:戰略與marketing管理部;職位:不祥。 初試是電話面試,時間是晚上7點!聽過我的自我介紹并簡單了解后,面試官MMA告知會有其他的同事通知我下一輪面試。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收到MMB的電話,約定面試時間后,給我發了一個短信。(評:早有耳聞,這次親歷感覺很怪——敬佩這兩個MM的同時,想到自己如果進去也要白天開會、晚上加班,不免有些余悸~) 但是由于部門組織旅游活動,時間沖突,所以打電話告訴MMB取消面試。回來之后的一周時間,由于經常開會,手機大都是在靜音狀態,幾個電話都沒有接到,回復又沒有打通,直到第7個電話才聯系到MMB,表達歉意之后,再次約定了時間。(評:我想這個MMB的7個電話,將會影響我今后的HR生涯,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給應聘者打過7個電話,但是我沒有!我也不知道對方是出于何種原因,但這足以感動作為應聘者的我!) 約定的時間,請了天年假,到了華為基地,見到了電話里的MMB(挺漂亮,呵呵。)簡單的寒顫幾句后,被帶進一個小房間,她給了我一瓶水和一份面試登記表。(評:水是細節,但是很多同行容易忘記!) 一份2頁4面的登記表,第一面是介紹華為公司及其用人理念,下面是工作地區的選擇,分別是國外、國外艱苦、國內其它和深圳,最后是簽名跟應聘部門;第二面是個人信息,印象深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國籍(個人覺得外國人因該不會填寫這表,中國人的話,這個似乎又沒有必要。)一個是要寫類似座右銘;第三面是工作經歷;第四面是工作經歷跟誠信承諾,印象深的地方是除了要應聘者承諾信息真實,允許背景調查外,增加了對沒有跟其他公司簽訂競業協議和試用期通過考核的承諾。(評:老實說這份登記表排版不專業,略損華為的形象,而且很多地方的空余太小,字都要斜著寫。但是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誠信承諾部分。) 填完應聘登記表10幾分鐘后,進入了專業面試,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面試官MMC了解我具體工作的一些事情和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后,告訴我等下一輪的面試。(評:誰聽誰講是面試時HR需要注意的問題,但是MMC做的比較好,因為她出去之后,我因為口干趕緊喝了幾口水~) 之后跟其他4個進入下一輪的朋友一起,答了一份性格測評的電腦問卷,總共81/83道題,答完之后回到了休息室。漫長的等待之后,終于在4點左右開始了最后的綜合面試,面試官很慈祥,進去的時候他正在看《歷史的拐點》,書名吸引了我,不過看到作者是被稱為“國之巨賊”的馬立誠先生后,有點不爽。綜合面試官的談話水平果然不一樣。(評:由于他沒有看過我的簡歷,對我的判斷似乎主要依據前面的面試評議;另外他似乎對當天的面試了解不多,以至于要問我有多少人面試HR,有點疑惑~~~) 綜評: 相比第一次面試經歷,我對第二次面試經歷印象不好,主要原因: 1、效率低下。我早上6:40起床,晚上吃完晚飯7點多到家,整整花費了我一個白天,而且我還是小組討論通過的5人里面最早結束綜合面試的人; 2、面試不嚴謹。所有的面試官在正式開始面試前,沒有一個看過我的簡歷(沒有打印出來),僅能憑借我在登記表上寫的一些信息跟我交流。而由于登記表的空余太小,每家公司的工作經歷那我寫的字不超過40個。其他人一樣,那些自帶簡歷的人,也沒有要求提供簡歷。 3、所接觸過的人里面,都只知道自己的方向,但沒有人知道自己應聘的職位,在填寫登記表的應聘部門跟職位時,都需要問工作人員。(第一次面試也有這種情況,不過稍好,我還知道是績效模塊工作)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 所接觸過的人里面,都只知道自己的方向,但沒有人知道自己應聘的職位,在填寫登記表的應聘部門跟職位時,都需要問工作人員。(第一次面試也有這種情況,不過稍好,我還知道是績效模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