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實習,上司直接面試,問了自我介紹、有空的時間。給我說了下工作內容之類的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日立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先進技術開發研究室面試題
時間上的問題,自己的經歷
對于日企,有種種不好的傳言,不過我倒是不太在意。但從感情上講,我總是覺得在日企工作有些別扭。猶豫了很久才投了這份簡歷,心想拿到offer再狠狠拒掉,可以享受一下欺負小日本的快感,但愿我不要淪落到為日企打工的地步。
在招聘會上投了簡歷,不久接到面試通知。面試有2輪,第一輪在12月中旬,第二輪在12月底。第一輪面試需要作一個ppt,講講自己的研究經歷,研究院嘛,比較注重的是研究而不是開發。日企果然是很嚴謹,甚至有點死板:規定每人講7分鐘,把ppt由幾部分 過程,每部分講多長時間都規定好了。面試的時候,電腦上有一個計時的小軟件,點一下鼠標就開始倒計時。呵呵,不得不佩服呀。講完ppt后會有問題提問,全程英文,七八個面試官。
面到這個時候,偶的英文應付一般的面試已經沒問題了。我覺得英語這個東西練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用。我個人感覺,有意識的使用英語對于提高英語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整個找工作的過程中,制作英文文檔,填寫英文表格,回答英文問題,這些都對提高英語實戰 水平有很大幫助。當我后來發現這一點后,就開始有意識的多使用英語。比如:有些email發完之后,我會想想如果用英文這封email應該怎么寫;有些電話打完之后,我會想想如果用英文,話應該怎么說……我覺得只有抓住這些機會,有意識的去鍛煉英語的使用 ,應付一般的面試足矣。
一面結束后約一周通知二面。二面主要是面對面的聊聊,大約半小時,三四個面試官。具體的問題已經記不清了,似乎沒有什么很特別的地方。
在整個面試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ipn組的負責人,一個大約50歲左右的日本人。ipn組是日立中國研究中心最大的一個組。他禮貌的態度和認真的精神我至今記憶猶新。見過這樣的人,你就會知道日本在經濟和技術方面巨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中間插一句 ,由于我的一篇論文投中了一個國際會議,4月份的時候出國開會,在巴黎轉機的時候發現巴黎市區里的大型廣告牌大半都是日本企業的,這個時候才意識到日本的經濟實力遠比我以前想象的強)。說實話,我一直對日本人沒有什么好感,并且覺得在很多方面日本是一個變 態的民族。但經歷了這次面試之后,我不得不承認有些日本人還是不錯的,并且日本民族確實有些優秀的品質。
二面之后大約不到2周,給了offer。通知offer的時候,我正要準備回家,第二天的火車。電話就是ipn組的負責人打過來的。我說我馬上要回家了,offer的事情考慮一下一周之內答復他,可他非要跟我面談。我只好當天下午又趕到東三環。談offe r的時候,他非常的耐心。由于語言的問題(呵呵,兩個非英語國家的人用英語交流),而且我問的問題也很多,他不厭其煩的給我講了半個多小時。然后是跟人事經理談手續和待遇問題。最后在我要離開的時候,那個日本人又過來很誠懇的說希望我能加入,并送我離開辦公室。
日立中國研究中心的工作以研究為主,評定業績的主要依據是專利、論文和系統,專利最重要,論文次之。碩士進去后是研究院或者副研究院的級別(我記不清是哪一個了),每個人的薪水會在相應級別的標準工資基礎上略有不同,一年12個月的工資,然后根據業績每年 有2次獎金。我問平均起來獎金能有多少,人事經理說獎金的個體差異非常大,平均數沒有意義。當時給我的月薪是8k,人事經理說這已經高出這個級別的標準工資一截了,屬于很不錯的待遇。然后表示希望我盡快簽。
當時我已經有了百度的offer,并且經過反復衡量,覺得一方面自己不太喜歡作研究,另一方面去日企工作總是覺得很別扭,所以幾天后發了封郵件婉言拒絕了。那個日本人還很客氣的回了信,表示理解和祝福。
據我所知,目前it業的外企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做的大多是測試和本地化的工作,真正作研發的很少。似乎只有msra在認認真真作研究,里面以博士為主,而且海龜比較吃香,本土的博士很難做到研究員以上的級別。 ibm crl作的工作似乎介于研究和開發之間,碩士博士差不多各有一半;ibm csdl主要在作測試,個別組在作開發。sun工程研究院純粹作開發和測試,沒有研究的 內容;日立中國研究中心是作研究;intel中國研究中心在作開發,可能有少量研究;oracle是作測試和本地化。如果想作核心技術的研發的話,外企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并不是一個好去處。
日立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研究員面試題
第一輪面試需要作一個ppt,講講自己的研究經歷,研究院嘛,比較注重的是研究而不是開發。
二面主要是面對面的聊聊,大約半小時,三四個面試官。具體的問題已經記不清了,似乎沒有什么很特別的地方。?
陜西南路離閔行東川路還不算遠,有一個小時左右車程,不錯,挺近了。當天下午兩點要面試,來得有點早,就在周圍轉了一圈,不遠處就是陜西南路的一些商場,百盛購物廣場之類的,沒有什么心情轉,于是還是去面試地點吧,金瑞大廈。
忘記了是16樓還是24樓了,感覺挺高的。去wc照了下自我感覺一如既往地良好,于是就殺將進去,前臺接待mm不是很pp吧,不然怎么都沒有印象?而后接待我的是一位小30的技術男,日立的這個實習是做語音合成技術的,所以對于算法自然要求比較高,先來的是面試,一個問題是 簡要的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排序算法,我就blablabla的說了一堆,快速算法怎么實際操作,過程寫一下,我就在一塊會議室的小黑板上畫了一下;然后接著縱深,快速算法在什么情況下蛻變為冒泡排序?快速算法的復雜度是多少?最壞情況是什么?快速排序的基準數應該如何選擇?這幾道題目答得不是很好。接下來問有關二叉樹的東西和hufman樹,這個比較簡單,不過遺憾的是,我在黑板上畫的亂七八糟。。很影響印象。。而后再問了有關字符串匹配查詢的快速算法:kmp算法。還有next數列應該怎么確定。自認為很easy于是就在黑板上寫了,不過這家伙又認為我寫錯了。我暈。昨天才把數據結構看了一遍,爛熟于心啊。我日,是不是看我不順阿。
下面一個問題是關于stack的設計的問題,設計一個stack類,然后對于用戶可以進行struct等不同類型的進棧,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如何設計。我這個答得比較膚淺,因為還沒有接觸到這一類的問題,所以答了幾點,1是出入棧的順序,2是對于不同的數據類型應該不同存放,要注意數據類型和邊界,3是棧的越界保護。而后他提出了如果我的結構體中含有一個buffer指針,我應該怎么入棧。我沒有想到用回調函數這一層,所以費了。其實應該是用戶用自己的用戶函數對buffer指向的空間進行處理,stack類負責調用用戶的函數來實現對buffer的保存。以免用戶在struct入棧后就把原buffer刪除。
最后是筆試。里面的題目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數據結構和c/c++的知識。比如樹的前序遍歷算法,c/c++頭文件的區別,const的區別。虛函數的調用實現,以及構造函數中調用虛函數的調用說明,單件模式的類等。那天答得不是太好。
以后面合成語音這方面研究最好還是把數據結構仔細的看看。底層的東西很重要,思想很重要。
日立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語音合成技術實習面試題
一個問題是簡要的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排序算法;接下來問有關二叉樹的東西和hufman樹;而后再問了有關字符串匹配查詢的快速算法;
下面一個問題是關于stack的設計的問題,設計一個stack類,然后對于用戶可以進行struct等不同類型的進棧,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如何設計。?
(共4條) 北京煜邦電力技術有限公司
(共5條) 富士通(西安)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共6條) 北京湛騰科技有限公司
(共4條) 四川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共9條) 北方華創微電子
(共5條) 艾昆緯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