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政法大學宣講。以前是全國25個法務,今年光北京就25個,是個機會。 2、宣講完,當場筆試,試題全英文,正面是英譯漢,反面是合同審查。題目不難,但對英語水平比較渣的我,求助了室友,才勉強答完。 3、第二天通知網上在線測評,做完性格測試,就接到了面試通知。我以為是個人都被通知了呢,問同學原來有好多沒有讓去的……說明自己的考卷,答的至少不是慘不忍睹。 4、去面試,知道是要派外的,對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要求很高,覺得無望,本打算不去,后來還是去了,積累面試經驗嘛~去了,人好多,不止法務,研發計算機等崗位同時進行,而且不止法大的,清北人法的都在,還有對外經貿、北交等校的,一起面。 5、我們是第二組,提前建了群,一共16個人,第一面刷了五個,我居然活到了2面。 6、中午和其他11個一起吃飯,吃完去二面,我表現的大意了,也不穩重,覺得面試官可親,就放肆了,活該被刷。 7、后來就回了。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華為法務專員面試題
一面: 1、口語部分 自我介紹,介紹完面試官會用英語問問題,很考驗英語口語。自我介紹計時,大概2分鐘,超出打斷。面試官問問題不限時。會突然問一個口語不好的同學,其他說過的同學說了什么,其他同學介紹和回答問題的時候,最好記筆記。 2、辯論環節 分成兩組,給一個題目,正反方打辯論賽。leader選誰,表現如何,每個人怎么在10分鐘內商討出對策理由,都已經被面試官看在眼里。更重要的是自由辯論環節,每個人30秒,一次都不站起來的,直接刷掉。其中有個清華的妹子,英文口語呱呱叫,在香港律所實習過,因為沒有發言,沒進二面。 二面: 單獨面,一對一。有面試官面試,有的問英文術語了,有的問畢業論文題目了,但沒有問我英文。其中問了簡歷的實習經歷,回答的不太好,說的不細致,顯得浮夸。還問了一道案例題,說是華為的談判組核心成員突然離職去了競爭對手的A公司,知道了華為的底價,華為陷入被動: 問題:1、商業秘密的定義,其是否屬于知識產權及其理由;2、作為法務你該如何運用法律和商業手段維護公司利益;3、以后怎么做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注:A公司為子公司,母公司在美國。
答回答的不好 以上。
面試過程:
通過校園招聘獲得面試機會,先宣講宣講后馬上筆試,之后是一對一面試,總共面了2輪,中面還沒有開始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
1、你最大的優勢是社么?
2、你未來10年的規劃?
3、有沒有親戚在深圳等,、
4.還有一些專業知識的面試,包括有合同的管轄、以及合同認定等等
huawei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法務專員/助理面試題
1、英語水平;2、派往非洲國家的意向?3、是否有男朋友?4、就自己的論文題目發問?5、國外留學經歷的最大收獲;6、國際公法與國際私法的差異;7、一般擔保和特殊擔保;8、信用證的法律關系;9、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保險;10、不可抗力;11、國際支付方式;12、校訓......
不久前參加完華為校招的筆試,接著就較為順利的接到了華為發過來的在線職業風格的測試,然后就是收到去一面的短信通知。可惜一面之后就無緣二面了,雖然說有點遺憾和可惜,但是也不失為一次寶貴的面試經驗,也讓我看到了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華為關于法律專業的崗位只有涉外律師以及知識產權律師,而在我們學校只招涉外律師,不招知識產權律師。
筆試:先來說說筆試,筆試的題型是兩種,首先上來就是英譯漢的題目,主要來源于我國民法中的法律條款,我覺得難度不算很大。接著第二道大題是法律咨詢的題目,主要是比較實踐性的問題,也是華為在平時業務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吧。我當時覺得這道大題應該回答的不好,可能要涼涼了,因為自己平時接觸到這方面的法律問題比較少,然后讀研究生的專業又不是國際經濟法或者知識產權法方面,就只能憑著本科學習到的知識來作答了。幸運地通過了,而且后來去面試的時候才發現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大部分都能順利進入面試環節,有些班上的學霸也沒能通過筆試。
面試:我們是十一個人為一組,最后一面下來只有四個人能夠進入二面。首先,面試官讓我們做自我介紹,我們那天兩組人要辯論的題目是“出租車好還是滴滴好”,我們組分到了“滴滴好”這邊,然后滴滴現在處于風口浪尖上,其實說滴滴好相對于出租車好顯得有點不利。在自由辯論環節,大家都搶著不停站起來表達觀點。面試官在最后會對感興趣的人選再進行提問,或者問幾個合適人選覺得自己表現怎么樣、誰誰誰在你們組表現最好之類的,給他們篩選人作為參考依據。最后,面試官會讓你把全程的草稿紙不能帶走,應該是要作為考核的最后一個依據,所以大家在記筆記的時候也要注意字跡,思路的展示。然后我在離場時看到其他會廳在進行二面和終面,二面和三面都是一對一面試,涉及到專業面試和綜合面試。
華為法務專員面試題
有哪些實習經歷
擔任過什么項目
有什么校園經歷
簡單自我介紹
是否明白自己在群面中擔任的角色
(共7949條) 華為
(共2022條) 中國電信
(共1245條) 中興通訊
(共19條) 北京網康科技有限公司
(共39條) 武漢虹信通信技術
(共22條) 重慶信威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共5條) 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共5條) 武漢光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共7條) 華訊
(共4條) 和樂門業
(共6條) 阿法拉伐上海技術有限公司
(共4條) 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