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方式是視頻面試,約定的面試時間是上午11點,提前兩小時,也就是9點收到了會議鏈接,發現是在zoom這款軟件上進行的;
面試官是一名自信滿滿的男主管,大約3040歲的樣子,他的助理是一名20多歲的小女生,埋頭趴在電腦上做輔助;
面試開始,首先做自我介紹,然后對之前的項目做介紹,第三點問了幾個有關第二代項目介紹的問題,最后告知下線等通知。
南京華為研究所售前工程師面試題
你對求職的崗位了解嗎?
你求職的崗位要做哪些事?
你之前的工作主要負責哪些事?
這個崗位不適合你,如果有適合的再通知你;
面試官告知實際這份工作內容主要事產品;
華為招聘流程嚴格意義上是分為七輪,包括簡歷篩選,筆試,技術面試,集體面試(群面),性格測試,英語測試,綜合面試(BOSS面),要想過了這七輪也算是歷經磨難終得正果了,如果收到面試通知也就說明過了簡歷篩選和筆試了,我報的崗位是技術服務,沒有筆試階段,因此過了簡歷篩選,就能直接到技術面試了。那天到了會場以后發現上午十一點的還沒有面完(當時已經下午一點多了),想必我這一點半肯定得排到三點以后,于是又有了撤退的打算,想直接奔向銳捷的筆試會場,畢竟那個更有把握一點,在這兒一點把握都沒有。于是去問安排面試的人,說三點要趕另外一場筆試,可能到時候就來不及了,問他能不能把我的面試安排在明天,本來也就試探性地問一下,心里知道希望那個不大,可是沒有想到,他讓把我的簡歷從那一堆的簡歷里找出來,于是在那厚厚的一疊簡歷的最底下我找到了我的簡歷,照這種情況,我發現剛才的估計還是太樂觀了,不到五點絕對輪不到我。這是正好從房間里出來了一個面試官,那個工作人員直接讓我把簡歷給了他,然后就跟著那個面試官進去,進去了我才意識到,我直接被提到那堆簡歷的最前面試了,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進去了以后面試官先讓我自我介紹,無論是什么面試自我介紹兩分鐘是免不了的,與其說是展示自己的兩分鐘,倒不如說面試官只是想利用這兩分鐘瀏覽一下你的簡歷,好可以準備下面要問你的問題,至于你自我介紹說了些什么真的不是很重要,或許他根本就沒有聽,當然不要因為這樣就不準備自我介紹了,因為在下面每個面試環節都會有一個自我介紹的。因為是免不了的,也早早地在面試之前就準備好了,因此講的講的比較流暢,介紹完以后,面試官問了我幾個比較簡單的問題,IOS網絡模型,數據庫的一些基本知識,這些都是我平時學過的,因此都能夠答得出來,然后又問我AB兩個點打電話會經過哪些通訊設備,這個問題就更切合實際一點了,而不僅僅是書上的一些概念,我也有點犯難,因為平時沒有注意過這樣的問題,于是就挑了我懂的說,我講了終端設備,程控交換機,路由器等等,他看我不太懂,也沒繼續深究下去,他緊接著問我,專業課中最擅長哪一門,我說最擅長計算機網絡,他讓講一下,這一講我就一發不可收,足足講了有二十多分鐘,因為我自己在課外讀過一些P2P網絡以及網絡安全方面的書,對網絡這方面駕輕就熟,所以講的也不錯,面試官覺得我技術方面還算過關,也就讓我通過了。其實通過技術面試,我總結了一個技巧,就是盡量挑自己會講統統地給講出來,留給面試官問你問題的時間越少越好,這樣他也就少了很多刁難你的機會,再者你也多出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時間,可謂是一箭雙雕啊!
緊接著技術面試的是集體面試,也就是所謂的群面,在講群面之前不得不提一下華為的企業文化。因為第一輪面試結束已經接近傍晚,第二輪要在六點半開始,華為的工作人員給了我們進入二面的每人一張餐券,讓我們去食堂用餐。筆者在過來華為之前也曾去過其他公司面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興等等,在那幾家公司面試的時候,就連一杯水也沒有提供過,想來我們只是潛在的員工,而不是正式的員工,受到這樣的待遇,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跟華為比較起來,我明顯地感覺到了公司間的差異,等候室里擺放了水果、飲用水、面包等一些點心,到用餐的時候會發餐券,人力資源的工作人員總是面帶笑容,至少我感受到了起碼的尊重,這些不僅僅只是說明華為的財大氣粗,我覺得更折射出了華為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他把每一個面試者當成他的一個客戶或者自己員工來對待。華為為我們每個進入二面的提供35元標準的自助餐,有一個同行的朋友也開玩笑地說,上午過來的,免費吃了一頓午飯,還有一頓晚飯,就算沒有被錄取也滿足了。
吃完晚飯,我們來到了N5的一樓等候廳等待群面。利用群面開始之前的這段時間,我們也在等候室暢聊開來,因為有來自南京不同高校的學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所以大家的話題比較多,也比較雜。聊了大家最近找工作的情況,最后的結論是今年畢業生的工作普遍比較好找,南大東大的學生過來華為面試算是半個打醬油的,他們大多只是用華為來保底的,有一個女生是東大的,在等優衣庫的offer,收到offer就哪兒都不去了,有一個南大也是在等摩托羅拉的offer,只有我們南郵的學生是一心奔著華為來的,這也正是華為每年都招很多南郵學生的原因。研究生真心誠意的也不多,因為我們應聘的是技術銷售或者技術服務的崗位,要往海外派遣,研究生外派三四年回來就真的要變成剩男剩女了。
六點半的時候,我們被帶到了一個小房間里,里面坐了三個面試官。我們進去的第一件事是將面前的紙折成三角架寫上自己的名字,當然面試就正式開始了,寫名字也是一個小細節,我們大多數人只在一面寫上了名字,并將那一面朝向面試官,可是有一個同學在兩面都寫了名字,面試官問他為什么要寫兩面,他說,他要讓其他隊友也能看到他的名字,回答的很精妙,我覺得這是一個加分點。在群面兩個小時的過程中,我總共發言了四次,我也就這四次發言來展開我們的群面,第一次發言時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完以后,我們群面的12個人分成了兩組,然后面試官給了一道題目,是排序題,題目中給出了15個發明,讓我們按照重要性給這十五個發明排一下順序,我們小組商量以后將答案寫在黑板上,對方也同時在黑板上寫上了他們排序結果,緊接著是我們小組的組長闡述了我們小組排序的根據,但是闡述得比較具體,他將每一項發明的優點缺點都講全了,當面試官問有沒有要補充的時候,我舉手示意回答,也就是我的第二次發言,我說,剛才我們組長講的可能太過于具體,實際上我們小組排序所采用的一個思路是從關乎生命到生活必需品再到改善生活質量的發明,然后還有自己個人看法,就是認為避雷針的位置應該要再往上挪兩到三位,我覺得避雷針的發明對于我們生命的作用更大,但是這僅代表我的個人看法,我仍然服從我們小組的最后討論的結果。這也就是我的第二次發言,個人覺得在作總結的時候,思路一定要清晰,要言簡意賅,不能過于具體,當然適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就錦上添花了。第三次發言緣于我為對方做了一個佐證,面試官問對方為什么要把織布機的發明排在第三位,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哪里,對方小組討論了半天也沒討論出個應對的理由,輪到我們這一組的時候,我舉手,我說:剛才聽了面試官的問題,我倒是有一個很好理由能夠佐證對方為何將織布機排放第三位,在古時候織布機發明之前,人們穿的一般都是樹葉等,達到遮蔽自己身體的目的就可以了,而當發明了織布機以后,人們開始穿上了衣服,漸漸地懂得了如何用衣服裝扮自己,我覺得這個過程,如果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上來看,體現的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步,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將織布機排在第三位,我回答完以后,面試官點頭表示同意。這次發言,其實我想說的是,在競爭的時候,能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也是考驗一個人的重要因素。第四次發言始于面試官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正是壓力面的精髓,面試官讓我們從小組中排除掉一個人,并說出理由,每個人都要回答。其他人在回答的時候,總是不正面回答,因為剛才還在一起并肩作戰,突然要把自己的一個隊友給排除掉總是不太忍心的,很多都說要把自己排除掉,做出了自我犧牲。其實他們理解錯了面試官的意圖,面試官主要想測試一下我們的決斷能力。由于意會了面試官的意圖,在輪到我回答的時候,我很干脆地把我身邊的那位同學給排除了,理由說了三點,第一,那位同學在剛才的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對小組的貢獻最??;第二,他不太善于表達自己,在剛才面試官問問題的過程中也已經暴露出來,對于我們小組來說是一個很不利的因素;第三,功能重復,他在我們小組中發揮的作用可以用小組其他成員來替代。這就是我的三點理由,個人認為也是面試官想要的答案,首先在排除的時候很果斷,其次在闡述理由的時候條理很清晰。以上就是我的四次發言,雖然講的很少
但是沒有一句是廢話。個人總結了一下,群面最要緊的就是講求中庸之道,不能太冒進,但是也不能一聲不吭,沒有leader的那個水平千萬不能爭著去做leader,否則風險會很大,話不太多,但是要有份量。
群面過去,是性格測試,說道這性格測試其實就是一套測謊題,看你這個人是不是很老實,同一類型的題目會反復出現,測試你現在答的跟之前答的是不是一樣,最終目的就是測試有沒有在說謊,你在面試的時候有沒有說謊,更長遠的是,測試你在以后的工作中會不會說謊。再后來是英語測試,個人的觀點是,無論給你的題目你會不會,你一定要把英語給說出來,而且還要自信地說出來,話說回來,大家都是中國的學生,接受的英語教學模式也是大差不離的,口語很爛也是中國學生的一個通病,所以既然大家都說的不好,那就應該要在氣勢上取勝,所以一定要自信。
最后一輪是BOSS面,也就是綜合面試,是部門的部長給你面試,聽上去很讓人害怕,但是進去面試了也就不緊張了,部長為人很隨和,就跟我隨便聊了聊天,唯一有點難度就是英文的自我介紹以及一小段的英語面試,其他的也就沒什么了。
南京華為研究所技術服務面試題
面試官讓我們從小組中排除掉一個人,并說出理由,每個人都要回答?
(共7949條) 華為
(共2022條) 中國電信
(共1222條) 中興通訊
(共20條) 華為技術(聚信科技)
(共36條) 杭州??低暭夹g有限公司
(共14條) 諾西
(共5條) 上海英科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共4條) KPMG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共4條) 深圳法本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共6條) 廣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公司
(共6條)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共5條) 睿創微納